网络编辑平台

编辑出版

《热加工工艺》编辑部

  主办单位: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二研究所;中国造船工程学会

  主管单位: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

  地址:陕西兴平市44号信箱

  邮编:713102

  电话:029-38316273

  邮箱:rjggy@vip.163.com

在线调查

相关下载

友情链接

您所在位置:首页->行业快讯

我国铜产业风险源分析及解决路径(一)
发布时间:2010/8/2 16:42:00


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,2009年铜表观消费量达到714万吨,占全球总需求的39%。在旺盛的需求下,我国铜冶炼产能疯狂扩张,近5年国内铜冶炼新增产能年均100万吨左右。截至2009年年底,我国铜冶炼产能到达516万吨。

与疯狂扩张的冶炼产能相比,我国铜精矿资源严重紧缺。2002—2009年,我国精铜产量从150万吨扩张到400万吨以上,铜精矿产量缺口增大达300万吨,使得我国铜精矿的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。目前,我国铜精矿自给率在23%左右。

由于我国处于全球铜产业链的中游和下游,在国际铜价大幅波动的背景下,我国铜产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,极易受到生产经营之外各类因素的影响。我国铜产业面临的风险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
1.国内铜冶炼产能无序扩张

2003年以来,在铜价逐步走高和国内旺盛需求的刺激下,国内铜冶炼行业疯狂扩张。但是,我国铜冶炼产能的扩张主要是由小冶炼厂的大量兴建所致,而非大型铜企的规模扩张。

冶炼产能的无序扩张不仅使我国铜冶炼厂争夺铜精矿的竞争加剧,导致矿商竞相压低冶炼费,而且部分投资小、周期短、被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冶炼产能的上马使环境保护的压力巨大,带来了其他的社会成本。

2.加工费持续下降,冶炼厂生存堪忧

由于冶炼产能的无序扩张,我国铜精矿紧缺的状况更加明显。目前,我国每年精铜产量已经超过400万吨,但铜精矿年产量只有100万吨,且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不大,国内大多数的铜冶炼企业只能进口铜精矿,使得我国目前的铜精矿对外依存度在75%以上。

鉴于全球铜矿供应的紧张局面,国际矿商在2006—2007年取消了价格分享条款,使冶炼厂不能通过铜价的上涨获得相应利益,只能依靠加工费获取利润。由于矿商的强势地位,近几年铜冶炼加工费持续降低,今年上半年铜精矿加工费降至46.5美元/4.65美分的低位,预计下半年铜精矿加工费将进一步降至39美元/3.9美分的历史低位。在铜精矿供应不足、冶炼产能继续扩张的矛盾未解决之前,未来几年铜精矿加工费用仍将维持低位,我国的铜冶炼厂不得不忍受为矿商做“嫁衣”的窘境,生存状况堪忧。

3.铜价波动频繁,价格传导周期较长

企业的正常经营需要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,但是,目前铜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商品,已经成为一种金融属性极强的投资品,全球经济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铜价的大幅波动。在经历了2008年的暴跌之后,国际铜价又迎来了2009年的暴涨,使得我国铜产业相关企业无所适从。

铜的产业链比较长,从上游铜精矿的生产到中游的铜冶炼、铜加工再到下游的电线电缆、空调生产等,铜价的传导周期较长,然而国内很多企业采用的都是订单生产,很难将成本及时有效地转嫁出去。在铜价下跌阶段,往往会出现原材料比成品贵的情况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,我国铜冶炼行业发生亏损,大量的铜加工企业倒闭,给我国铜行业上了一次非常“生动”的风险教育课。

4.持续的高铜价构成威胁

当前,全球铜供需的不平衡使铜价持续在高位运行,对我国铜产业链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。

从全球范围看,未来几年铜矿的供应仍然非常紧张,一方面铜矿品位下降,另一方面新发现的大型铜矿较少。过去10年,世界铜矿平均品位从0.9%—1%下降到目前的0.8%以下;每年新发现的铜矿储量降低一半左右,从1500万—2000万吨急剧下降到目前的1000万吨以下。而且,新发现的几座大型铜矿均需4—10年时间后才能投产。

与铜供应紧张相对应的是,我国铜需求的急剧膨胀。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(WBMS)的数据,2000年我国铜需求量不到200万吨,2009年已达到700万吨,年均增长率15%。由于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工业化进程当中,电力行业对铜的需求持续旺盛,全球铜供需不平衡导致的高铜价仍将继续威胁着我国的铜产业。

5.未来面临国际铜资源争夺问题

铜的需求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。从历史经验看,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阶段均有过巨大的铜需求。从全球范围看,以“金砖四国”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。在中国需求之外,铜资源不丰富且人口众多的印度近几年的精铜消费量和产量均以10%的速度增长,未来铜需求有巨大的增长潜力,可能成为与我国抢夺铜资源的竞争对手。

我国与印度同属于新兴发展国家,但目前印度的基础设施远不如我国,特别是电力设施很不完善,农村还有1亿多人尚未用上电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未来印度电力设施的大规模改善将提升对铜的需求。目前,印度人均铜消费量只有0.5千克左右,我国大概在5千克,发达国家则高达12千克。2009年,印度铜消费量55万吨,按照10%的增速,20年后印度的铜消费量将达到400万吨。由于印度铜资源禀赋比我国还弱,所需铜矿绝大部分需要从国际市场采购,因此,未来印度必将取代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,成为与我国国争夺铜资源的主力,这将是我国铜产业未来面临的棘手问题。

 

 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:61-1133/TG |国内发行代码:52-94 |国际标准出版物号:1001-3814 |国际发行代码:SM8143
主管单位: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  主办单位: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二研究所;中国造船工程学会
开户银行:工商银行陕西省兴平市板桥支行  帐户名: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二研究所  帐号:2604031909022100458
版权所有©2024热加工工艺》编辑部 陕ICP备10008724号
本系统由北京菲斯特诺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